首页 - 学术研究 - 2013级博士毕业论文
基于游客社会传感的旅游目的地游中与游后形象异呈性研究
作者: 来源: 点击数:1148 发布日期:2018-07-03

名:王珺

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业:人文地理学

研究方向:旅游与城市游憩空间规划

导师姓名:吴必虎教授

毕业时间:20186

 

论文摘要:

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已经成为把握旅游业运行规律,研究人地关系的有效工具。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在理论构建、方法应用上存在着不足。基于大数据方法论,本文采用游客社会传感的研究视角,针对游客-目的地这一人地关系密切的系统,以九寨沟作为案例地,通过游客社会传感数据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获取与识别。

研究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义为游客对于游客-目的地二元系统,受到目的地旅游要素激发而生成的一切印象、情感、信念等心理图谱内容的总和,强调目的地形象具有二元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将目的地形象按照旅游过程分为游中和游后两部分,并且依据认知-情感-总体形象经典理论模型,将游中形象划分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部分,将游后形象等同于总体形象。对游中形象和游后形象按照形象三维连续体进行维度的划分,建立起对比途径,针对(1)旅游目的地游中形象空间生成机制和(2)旅游目的地形象游中与游后的异呈性两个研究问题展开研究。

经过文本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对旅游UGC文本内容进行结构化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部分空间上相互独立,没有直接联系,形象的生成受到目的地不同地理空间要素的影响,包括水域、吸引物、道路、设施等。而游中形象与游后形象源自同样的地理空间旅游要素信息,在形象主题上表现出共同性,但在“属性-整体”、“功能-心理”和“一般-特殊”三个旅游形象维度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同源的共同性和形象维度上的差异表现构成了游中与游后形象的异呈性。

通过形象空间生成机制,可以对形象的异呈性进行解释。游中形象空间生成机制和游中-游后形象的异呈性,对经典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揭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新的特征。基于结论和经典理论成果,研究提出了目的地认知-情感-总体形象异呈性模型,完成理论上的创新,从空间角度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过程进行解释,是对于传统心理感知研究视角的补充。

研究对于游客在目的地游览过程中的空间感知与形象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论可以应用于目的地管理中,建立目的地游客感知与检测系统,提供目的地管理提升策略,针对性的改进目的地提供的旅游服务与产品供给,有助于更好的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改善旅游者感知质量,提高旅游者满意度和重游率。从旅游规划设计角度出发,对于形象形成机制的探索可以更好的指导目的地规划建设与产品升级。研究揭示的游中-游后形象异呈性,也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游中与游后形象,社会传感,九寨沟,异呈性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72办公室 邮编:100871 电话: 010-62757971 京ICP备12037398号-7
Copyright @ 199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