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利华,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学士、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理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兴趣为旅游业创新发展与公共治理等,现为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副研究员,旅游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旅游学会会员。曾任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在原国家旅游局、洲际酒店集团三里屯酒店挂职;受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等培养;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2008,2018年),市教工委青年教师优秀调研成果奖、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科研成果奖、北京学研究基地优秀论文二等奖等鼓励;曾作为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副秘书长、北京联大-首旅集团国家实践教育基地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质量评价员、市旅游产业促进基金评审专家、“北京礼物”品牌专家、市科学中心科普志愿者专家、西城区“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专家成员、大理州经济文化交流咨询员等开展公共服务。已出版专著3部;在核心学术期刊、人民网(理论)、光明网(理论)及中国旅游报(视野)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主参原国家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等各级课题20多项,参与编写《当代旅游学》等旅游高层次出版物若干。
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要专著/编著
《跨部门治理中的领导小组:基于J市“一日游”市场整治案例的追踪研究》(代表作,当代中国出版社,2024年)
《旅游管理是什么?大众休闲时代的变迁与治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年)
《高等旅游教育是什么?从反思自我到走向“一体化“的探析视界》(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年)
《文化创意与景区发展》(执行副主编 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年)
《现代服务管理:战略、运营与技术》(执行副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年)
(以上两册为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与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首都旅游集团合作成果)
二、主要论文(含教研)
《坚持守正创新,处理好地方旅游业发展中的三组关系》(光明网-理论频道,2024年12月27日)
《民国“北平游览区建设计划”的推行及启示》(一作,《北京学研究2023》,2024年6月)
《规划何以可能?——基于职能-知识的分析框架》(一作,《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3年3期)
《地方领导小组运行的“纵向控制-横向协调”分析框架:基于J市“一日游”市场整治案例的追踪比较》
(一作,《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年2期)
《路径依赖、关键节点与北京旅游市场监管制度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一作,《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3期)
《地方领导小组运行的适应模型——基于环境-结构理论视角》(一作,《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年2期)
《推进古村旅游协同治理:何以必需?何以可能》(一作,人民网-理论,2021.8.17)
《城乡关系视野下的空心村功能重构:动力与机理——北京密云干峪沟“重生”案例研究》(通讯,《管理评论》,2020年4期)
《从社区营造视角看旅游的历史功能与当代价值》(一作,《中国旅游报-视野》,2018,2,13)
《“留住乡愁”的旅游须有“三识别”》(一作,《中国旅游报-视野》,2016,10,25)
《村落旅游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平衡理念》(一作,《中国旅游报-视野》,2015,4,10)
《遏制公共资源“景区化”》(一作,《瞭望》,2014第17期)
《国外“教育”与“旅游”结合:分析与启示》(一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旅游高等教育校企结合机制研究》(通讯,《旅游学刊》,2005,12)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对旅游高等教育的启示》(一作,《旅游学刊》,2004,12)等
三、部分课题(含教研)
《城市跨部门协同治理中的小组机制研究》(主持,人民大学公管学院,2021-2022年)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督查激励评价指标研究》(主参,文化与旅游部,2022年)
《“五位一体”总布局下旅游发展和传统社区再造研究》(主持,国家旅游局,2015-2019年)
《旅游教育本质及产学研一体提升研究》(主持,北京市教委,2010-2012年)
《海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研究》(主持,海淀旅游委,2012年)
《北京市中长期旅游人才规划研究》(主参,市旅游委,2012年)
《全国旅游职业信息采集与研究(北方区域)》(联合主持,国家旅游局,2012年)
《首都高端旅游线路策划》(主参,市旅游委,2012年)
《首都会所业现状研究》(主参,市旅游委,2011年)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主参,国家旅游局,2010年)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主参,全国高教学会,2009年)
《北京导游管理体制研究》(主参,北京市旅游局,2009年)
《密云旅游商品开发》(主参,密云旅游局,2008年)
《北京旅游散客服务体系研究》(主参,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办,2007年)等